返回

大明:我,朱允熥,带着朱棣造反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918章你们草原人,罪臣都不是,是外臣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阿鲁台已经同意归附明朝,一切便都有了好转的希望。

    阿卜只俺想起了从汉族商人那里买来的书籍。

    并不是为人熟知的四书五经。

    而是那些描绘汉地风景人情的作品。

    一页页纸张上的描绘,使得他对汉地充满了无限遐想。

    如果这次真的能够劝服父亲带族人们投奔明朝。

    哪怕不当王侯贵胄,也能到江南一游,体验那份温婉宁静的生活,远离战火。

    阿卜只俺转向阿鲁台,“父亲,仅凭臣服这一点,可能并不足以引起朝廷关注。”

    向明朝妥协一事,已令阿鲁台感到无比挫败。

    阿鲁台眉头紧锁询问:“眼下当怎样做?”

    “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,能够说服明廷接受我们的理由。”

    阿卜只俺眼中闪着光芒:“近几年,明朝东征西讨取得了不少战绩,但他们最在乎的是关外局势。若能在这方面给对方提供帮助,我们便有机会得到重视跟提拔。”

    阿鲁台静静地望着他,等着他的继续阐述。

    为了将来能够在江南安享生活,阿卜只俺毫无保留地说出了构想。

    “北伐。鉴于目前明军的强大,以及之前与瓦剌马哈木就通商问题的谈判情况看,必然是意图拉拢大明联合对抗东北方力量。”

    “但根据明朝一直以来策略,他们真正目的可能是让各草原部落间维持制衡状态。如果我们协助他们打击瓦剌跟鞑靼两大力量,估计这才是他们所期待的合作方式。”

    阿鲁台显得非常吃惊,重新打量起眼前的阿卜只俺。

    随后他说:“你接着讲。”

    阿卜只俺脸上绽放笑容,“父亲统领之下的兵力约占鞑靼军队三分之一,如果我们明确告诉大明,将全力支持他们的北伐,共同进攻瓦剌跟鞑靼,我想朝廷会乐于接纳这份诚意的。”

    阿卜只俺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启的美好旅程。

    阿鲁台知道,阿卜只俺实际上是打算利用部落勇士的生命,换取自家的地位。

    阿卜只俺望着再一次沉默的父亲,低声劝慰道。

    “父亲,大草原上牲畜无数,失去一批还有新的会成长起来。现在最要紧的是,我们要保全自己。”

    活下去。

    这个词,似乎是阿鲁台说服自己的理由。

    他慢慢站起身,凝视着面前的阿卜只俺。

    “既然你想得这么透,便依你所言吧。”

    阿卜只俺脸上露出了喜色:“父亲,我们现在就去找大明太孙吧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罪臣拜见太孙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祝愿太孙殿下福泽长久。”

    塔靖门后的街道上,阿卜只俺抬头看着城楼上现出的年轻人,似乎受到了某种触动,立刻俯身跪地,向城楼上高声喊叫。

    阿鲁台低头看了看身旁的儿子,心里虽有不甘,但也只得跟随儿子一同下跪。

    四周的巡营士兵们,则用带着些许好奇的眼光,注视着准备投诚大明的一行人。

    朱允熥的身影从城墙上退下,离开了他们的视野。

    阿鲁台与阿卜只俺两人,没有胆量擅自站起来,仍旧保持匍匐的姿态,在那里耐心等候。

    没多久。

    冯海手扶绣春刀,携同两位锦衣卫成员从城楼走下。

    来到他们父子跟前,只是简单扫了一眼,随即冷漠道。

    “殿下正在商议大事,让你们前往城中校场待命,待会有空再过去接见。”

    连面都没见到。

    阿鲁台内心烦躁无比,觉得他们这样卑躬屈膝,却仍需等待许久,才能见到太孙,实乃极大羞辱。

    阿卜只俺却是赶紧抬起头来朝着冯海,兴奋地说:“臣知道了。殿下日理万机,我们就按照上官指示先去等候吧?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

    冯海保持着冷漠态度。

    然后,带领这些人向着校场前进。

    但他刚走了几步,就停下来,回头冷冷地指正:“记住,你们身份是外臣,只有朝内官吏方能用那个自称。”

    阿鲁台的脸瞬间沉了下来。

    真是欺人太甚。

    自称罪臣还被挑理?

    阿卜只俺却急忙颔首,“是外臣疏忽了礼数。”

    冯海又简单嗯了声,继续前行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城楼上,朱允熥再次出现。

    石伟毅微微眯起眼睛:“那年轻人相当恭敬,但旁边那位似乎心存不满啊。”

    朱允熥冷哼:“不过是想要保全家族罢了。年轻一代因未曾经历过元统治下的辉煌,更容易顺应时局。倒是那些见证过从前荣耀的人,要他们低头比较艰难。”

    朱棡接着问道:“先是示威,然后校场震慑,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呢?真的要接收这批降臣吗?”

    朝廷并非不愿意接纳关外人归顺。

    只是自从

第918章你们草原人,罪臣都不是,是外臣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